“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8月16日晚,上海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白毛女》在国家大剧院开启一连三晚的演出,60周年庆典演出全国巡演由此拉开帷幕。85岁指挥家陈燮阳指挥中国电影乐团和中国广播合唱团奏响熟悉的旋律,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明星戚冰雪饰演的“喜儿”身着红衫、脚踩红舞鞋亮相,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这是《白毛女》自1989年复排以来,首次在北京配备现场伴奏、独唱、合唱的演出。
北京市民刘先生带着一家人来看演出,90岁的母亲坐在轮椅上。母亲年轻时曾以业余演员的身份跳过《白毛女》,刘先生十几岁时练小提琴也拉过《白毛女》的旋律,而他的“80后”女儿则听着《白毛女》的故事长大。“很多年没在现场看过《白毛女》了,但经典就是经典,是不褪色的记忆,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给我们向上的精神,不怕困难的力量,对未来的希望。”
60年上演2000余场,焕发“新生”
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在1964年第五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它标志着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突破。1965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后,陈燮阳被分配到当时的上海芭蕾舞团乐队担任指挥。26岁的他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挥芭蕾舞剧《白毛女》。
除了指挥,陈燮阳还参与了芭蕾舞剧《白毛女》音乐的改编。“当时,我一边指挥一边改,谱子的每一页都是痕迹。《白毛女》的音乐把交响乐和民族音乐结合得非常好,保留了原歌剧中‘北风吹’‘扎红头绳’等曲目,融入了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等民间音乐素材,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指挥了太多次《白毛女》,陈燮阳对总谱早已烂熟于心,但这一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对他来说依然是一次挑战。“距离我上次演《白毛女》已经过去8年,这次和乐团、合唱团只有3天时间去磨合,演员也都是全新的。我希望,观众能听到原汁原味的经典,也能看到这部经典焕发‘新生’。”现场,担任独唱的是上海歌剧院歌唱家何晓楠、郑瑶。
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在她25岁时第一次演《白毛女》。在她看来,《白毛女》是一部高难度的作品。在技巧上,这部中国芭蕾作品丝毫不比西方经典芭蕾舞剧容易,各种高难度的旋转和跳跃,每次跳下来都是一身汗。其次,对角色的塑造也是一大挑战。
1964年至今,《白毛女》已上演2000余场,不仅演遍祖国大江南北,也曾在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上演。在辛丽丽看来,传承《白毛女》,一方面是将这部红色经典演下去,另一方面更要传承一种创新精神。“在西方芭蕾的基础上,《白毛女》吸收了大量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中国元素,为芭蕾这一舶来品注入中国灵魂。”
“00后”挑大梁,传承红色基因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明星吴虎生从2008年开始跳“大春”这个角色,跳惯了西方作品里高大英俊的“王子”,“大春”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挑战十足。他不仅要把刀枪棍棒耍得漂亮,还要把“大春”从一个单纯的少年到八路军连长的蜕变演出来。十几年来,吴虎生伴随着“大春”这个角色不断成长。他说:“要让角色深入人心,就要让每个舞步、每个眼神都经得起推敲。”
8月16日晚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扮演“喜儿”的戚冰雪,第一次演“喜儿”是2018年。为了这个角色,当时她准备了长达三四年时间。“只有深刻理解那段历史,去入戏,才能让这个角色慢慢长在你身上。每一次演这个角色我都很紧张,希望我们这一代‘喜儿’不让观众失望。”
当晚饰演“大春”和“白毛女”的,是上海芭蕾舞团“00后”主要演员许靖昆、郭文槿。进团第二年起,许靖昆就加入了《白毛女》的排演,从群舞跳到“大春”。第一代“大春”扮演者,今年80岁的舞蹈家凌桂明曾手把手指导许靖昆排练。“录像看了无数遍,有时候还是比不上前辈面对面的点拨。从他们那里传承《白毛女》,传承的是红色基因。这个角色,我想要一直跳下去”。
第七场戏,“白毛女”和“大春”相遇,饰演“白毛女”的郭文槿有一段独舞,在巨大的体力消耗后,要连续完成32个高难度单腿转。这位“00后”顶住压力,展现了新一代演员的高超技巧和不俗表现力。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季萍萍还记得,在成为“喜儿”之前,她曾为《白毛女》跳了8年群舞,这部作品同样见证了她的成长。《白毛女》让她深深感受到,芭蕾可以离中国观众这么近,可以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白毛女》的6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记忆。在上海芭蕾舞团,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传承着这部作品,对他们来说,演绎《白毛女》是心灵的洗礼。”季萍萍说,“中国芭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创新创造,希望能推出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用芭蕾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